看
沙溢曾经在微博上发了这样一张图片,并且配字“肩上扛着全家,嘴上叼着自己,手里牵着未来!”引起了热议。相信熟知重庆文化的朋友们,都应当知道这个图片中的父亲是什么职业。
梅老坎、毛子、蛮牛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一定还存在你的脑海里,提起他们,你就会想起山城的一大特色名片——“棒棒军”。
他们是这座城市不可避免的回忆。
改革开发后,重庆数十万山乡农民为了维持生活,进城。但是因为自身文化水平原因,又找不到什么比较轻松的钱又多的活做。只能开始从事最原始的体力劳动,赚取生活所需。
好在重庆是座山城,需要爬坡上坎。而手里提着重物的时候,自己一个人爬坡上坎会想死的。这些农民们盯准了这个机会,拿着一根棒棒,开始帮人挑他们手中的货物。逐渐就形成了山城特有的——“棒棒军”。
他们出卖着自己的劳动力,没有组织,没有保证,只有靠着每天站在码头等,看到行李多的人上去问,要不要提,就这样形成了一个很特殊的打工阶层。
他们既是重庆这座城市发展的产物,也是重庆这座城市发展的伤痛。
他们的业务范围很广,大到货主的大件商品如家具家电.小到市民买的一两把小菜,价钱也是随口喊,三言两句便将价钱敲定。
货主在前面打甩手,棒棒扛起货物紧相随,重庆人不怕棒棒把东西正在搬运东西的棒棒拐走,因为他们
真
诚
善
美
伤
棒棒的生活是很艰辛的,在何苦执导的纪录片《最后的棒棒》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场景:
为了生活,住在非常破旧的老房子,尽管一个月的60元的租金在现在看来特别便宜了,但是对于这些干一次货才十块的棒棒们来说,依然还是很贵的。
居住在很破旧的房子,不通气,很少通电,吃的简省,有的甚至一锅饭馆老板不要的稀饭,能就着小萝卜干、泡菜、花生米这样的寒菜,吃上三天。对于小编这样的90后来说真的是难以想象。
洗澡也是极不方便的,只能自己烧一锅热水,然后蹲在一个很小很小的四四方方只能够放进两只脚的地方,用一些旧毛巾沾着水使劲搓。有时候一盆水还不足以洗完全身,但是又为了节省钱,不烧第二盆水,只能想着这次没有搓干净的地方,下一次多搓一搓。
棒棒这个行业,是没有什么可以挑的行业,雇主让你搬多少就得搬多少,雇主愿意花钱只请一个人搬三四百斤的东西,那这个棒棒、为了生活只能接着,纪录片中的老黄师父说棒棒的力气们都是压出来的。而且现在这个社会要喊棒棒的人越来越少了,有时候会好几天都接不到活干,所以当有活干的时候,是不能挑剔的。
有的做棒棒做了几十年了,他们因为生活所迫,便从重庆的小县城,还有外地人,来到重庆的主城开始当起了棒棒。这些既有社会发展原因,又有自身才能问题的一群人,就这样拿着一根棒棒,开始蹲在了某个固定的点,只等着有一个人呼唤着一声“棒棒”便一拥而上,抢活干。
当然也有一些做棒棒累了,觉得只靠力气活是干不长久,便咬咬牙,花钱做学徒,进入其他行业,例如家电维修,建筑装修行业之类,这些棒棒基本上都是比较年轻一代的棒棒,而像那些年老的棒棒,想学新东西也是学不会了,只能还是靠着手里的棒棒继续生活。
不过社会在高速发展,赚钱的机会也比以前多,现在的棒棒不仅仅只是用来挑东西了,有的雇主喊棒棒也可能是为了让他们帮着通通家里的下水道,这样一次给20来块左右,比喊专业的下水道工人便宜。也有的被一些饭馆发展成“固定职工”,晚上拉煤,早上搬菜什么的,有的夜市摊子也需要棒棒帮他们收拾,洗碗各种。但是都是出力气的活,而且这样的活其实也不能算很长久。
有的呢也盘算起租棒棒房子,收取房租这样做房东老板的活来维持下固定收入,这样呢有的棒棒就会生活的比之前好一些。
而对于那些年纪大了,做事也不灵光了,还是只能靠着力气过活的老棒棒们,他们开始改变下自身的工具,从一根棒棒变成了一辆木板车,不过棒棒军的成员们多为节省的人,有时候也会舍不得使用这样的新工具,而继续使用棒棒。
不过小编想着,等老一代的棒棒再也背不动,而逐渐放弃棒棒只用车子的时候,“山城棒棒军”的这个称谓是不是也会变化呢?
尊
这是记录片《山城棒棒军》里面的一段对话截图,图中穿绿色的衣服,叫老黄。他是一个资深的老棒棒。而这段对话正体现出了老黄作为一个社会的底层,他需要别人的尊重。
也许他们在大街上这样不穿上衣,汗流浃背,让你觉得不文明。不过在如今,棒棒已逐渐发生了质的变化,呈现出从散兵游勇向集体过渡的趋向,有的棒棒集体参加了用人单位规范培训,从事用人单位的体力劳动活动,统一服装、统一管理。并涌现出了帮助妇幼病弱、见义勇为的感人事迹,为山城人民津津乐道。
就像有位名人 说的那样
判断一个城市的素养
不是看他们高级知识分子有多少
而是看他们对待
社会底层劳动人民 的态度
所以 请别忘记
是他们 用手中的棒棒
承担起了这个城市的快速发展
请给他们一份
应有的尊重
重庆全攻略(chongqingc)原创编辑 | 未经授权,禁止转载
部分图文源于网络
发表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